央行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信用证明?--亦墨 “个人工作行为力指数”欲成为首个工作信用证明

2015年8月,央行公布了包括芝麻信用、腾讯征信在内的国内8家个人征信首批试点机构。时隔两年,当初被“选中”的8家企业,竟然都还没有获得执业牌照。而这8家企业涵盖了互联网巨头、金融和独立第三方平台领域的技术制高点,也基本上代表了他们在各自领域最高经营水平,如果他们都不行,估计其他企业更不知路在何方。征信在过去狭义的概念是指:根据用户过去的行为,为未来的还债能力做预估。所谓“过去的行为”,现在被选入征信系统的指标基本上都是生活消费的行为。言下之意是会花钱就有信用。而最有力的“还债能力”应该是赚钱的能力。赚钱的行为没有被纳入征信系统,不是它不重要,它非常重要,但是,过去征信机构无法采集这样的数据。哪些行为能够表示一个人的还债能力?比如:在稳定和有前途的职业机构里良好的工作表现。什么样的工作表现是良好的,谁能够提供真实可信的工作表现证明?在过去,能够提供证明的是这个人所在的工作单位。比如,个人在买房的时候,常常需要购房者所在单位提供此人的“收入证明”;在跳槽时,新单位会要求原单位提供在职证明。这些证明真实吗?这种证明的描述方式客观吗?

亦墨团队在过去20多年里一直专注“工作行为管理”这一件事,他们从连锁企业标准化、系统性的行为管理入手,建立了一系列的工作行为管理模型,形成了众多的优秀实践案例。他们的案例包括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的必胜客、KFC,中国大陆的马兰拉面、小肥羊、福奈特、红黄蓝、百果园、苏浙汇及2008北京奥运会特许商品专卖店督导系统等。亦墨团队的创始人陈实还主笔起草了我国特许经营方面首部《国家标准》和多部《行业标准》。当时代驶入数字化的快车道的时候,他们用SAAS进行工作行为管理,开创了工作行为管理数字化的先河。

  • 福奈特洗衣连锁是最早一批使用亦墨行为管理系统的企业。在亦墨团队的帮助下,福奈特把自己积累多年的管理体系用数字化的方式导入系统,系统每天会定时向连锁店的店长及其员工的手机发送工作任务。他们需要按照系统时令完成任务,并将结果用上报给系统。系统自动记录了这个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。系统用“任务完成率”、“工作合格率”和“问题改善率”等量化指标不是每一个员工的工作表现。这些量化指标还根据亦墨特定的算法,生成一个特别的指数:行为力指数。最初,这个指数仅仅用于企业内部的绩效考核。后来,企业推出内部员工加盟政策,对表现优秀的员工提供一定数额的资助。此时,亦墨“行为力指数”就成为一个企业内部的信用证明。

  • 我们可设想:下一个双11前,一个平时工作勤奋的员工突然在办公室里惊叫起来,原来她得到了xx银行为提供的一大笔消费信贷。而此时,其他小伙伴都看了看自己的手机,默不作声,其实,他们也获得了这样的信贷,只是但是额度不如这个小伙伴,或者利率不如这个小伙伴优惠。银行的依据是亦墨“行为力指数”。

    以后,在你跳槽的时候,HR向你要亦墨“行为力指数”的数据,你一定不要意外。如果你没有亦墨“行为力指数”还可以借口“公司没有使用亦墨APP”,如果你都不知道这个指数,HR们会把你打入另册。